2006年12月22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逛“爱心超市”得走三步:做工、换分、领物
本报记者 姚力 通讯员 张其川

  “周店长,天冷了,用10分买一个热水袋吧。”家住平湖市当湖街道松枫社区的低保户顾女士像往常一样,通过爱心受助卡从社区慈善“爱心超市”内选购了一个热水袋,她不用支付现金,只要超市店长周越平在她的爱心受助卡上登记一下就行了。据了解,松枫社区慈善爱心超市开业一年以来,已为该社区的低保户提供了价值8000多元的各类日常用品。
  “这里的东西虽然不是很多,但都是过日子急需的, ‘爱心超市’真是切切实实解决了我们生活的大难题。”顾女士感激地说,有了‘爱心超市’,她一年少说也能省下几百元钱。
  记者走进“爱心超市”,看见货架上货品摆放得整整齐齐,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,甚至还有电饭煲等家用电器。洗衣粉5分、食用油20分、酱油10分……商品上标的不是价格,而是分数。 “居民可以用“爱心卡”上的分数来选购商品,他们‘消费’,主要是花分数。”周越平解释道,目前该超市内的商品基本上是由民政部门、慈善总会提供的,而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也有不少。
  记者从社区办公室了解到,每位低保户都有一张“爱心卡”,每张“爱心卡”的底分是100分。为鼓励低保户通过劳动获得更多的物品,最大限度地发挥“爱心超市”的帮扶作用,社区办开创了一项以工换分领物的新模式,每隔一个月,社区都会开展一次公益性活动,低保户们只要参与拔草、捡垃圾、擦橱窗等活动,每参加一次,他们的 “爱心卡”上就会多出20分。如果有事不能按时参加,低保户们平时做一些公益性的事,也能换取积分。
  “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于引导下岗工人再就业。”社区负责人周冬梅介绍说,爱心超市本意在于帮助低保户,“以工换分领物”的方式,就是希望他们能用双手来回报社会的爱心,用劳动来解决经济困难。
  “社区送的每一次温暖,我心里记得很清楚,总想做点事情回报一下。”社区居民俞金龙师傅几年前下岗了,靠开维修店度日,妻子重度残疾需要照顾,儿子还在上大学,生活比较困难。社区有了“爱心超市”后,俞金龙每个月都会去拿些日常必需品贴补家用。而自从提出“以工换分领物”的方式后,他觉得找到了“用武之地”,每次社区组织公益服务活动,汗流得最多的就是他,平时他还主动维修社区内的铁门、橱窗……这一切使俞师傅的生活变得充实。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俞师傅通过劳动累积的分数已有120多分了。
  “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分子,无论贫困还是富裕,只要对社会有益,人人享有尊重,个个都有用武之地。”平湖市民政局的柯玉宗科长说,松枫社区的“爱心超市”在对困难群体进行帮扶的同时,注重进行价值引导,让受赠对象的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,物资受赠与精神受赠结合起来,使他们走出家门,回到社会,实现新的价值。